悠遊長濱

悠遊長濱

    • 地理位置
    • 長濱鄉位於臺灣臺東縣東北端,北臨花蓮縣豐濱鄉,東濱太平洋,西鄰花蓮縣玉里鎮、富里鄉,南接成功鎮。長濱鄉背山面海,以丘陵地形為主,海岸線極長,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。
    • 歷史沿革
    • 長濱原名「加走灣」,係由阿美族語 Pikakasawan 轉音而來,為「瞭望所」、「守望台」之意。此地名由來說法有三:
      1. 清光緒14年(1888),清軍討伐「奇密社」(今奇美村),阿美族與清軍作戰,派人在此擔任哨兵;加走灣(kasauwan)便是從阿美語「Pikakasawan」轉成的,為「瞭望所」之意。
      2. 「加走灣」原為阿美族語「Pikaka Sauwan」,漢人誤聽為「kaka sawan」,故稱擬音譯字為「加走灣」,指「巡邏、瞭望」之意。原因是清光緒年間,噶瑪蘭族自花蓮移入,與當地阿美族發生衝突,阿美族為安全考量,於此設瞭望台派人巡邏守望而有此名。
      3. 當清朝勢力由臺東逐漸向北擴展時,清朝官吏為了安全並防止騷擾事件,雇用阿美族青年在此一海岸的突出岩岬上守望。阿美族人將瞭望台或守望台稱為「Pikakasawan」,而受派服守役的地方叫作kasauwan,音譯漢字為「加走灣」。
      「加走灣」地名起源的另一說法,是移居當地的西拉雅族,以閩南語稱呼「跳蚤」而來(日人宮本延人記為「蟑螂」),據稱西拉雅族移入前,此地原為獵場,有很多狩獵小屋,常掛滿獵物,導致跳蚤叢生,故稱此地為「加走灣」。在日據時期,鑑於本地有狹長平直的海濱,為推行其皇民化運動,於昭和12年9月29日(1937)臺灣總督府以112號令,改其名為日本風格之「長濱」。光復後,沿日名設「長濱鄉」至今。本鄉長濱國小前身係日大正7年加走灣公學校,是日據時期新港(成功)以北唯一的六年制國校,也是長濱人的教育搖籃。臺灣光復後,長濱鄉各國民學校均於民國57年2月改制。漢民族大量湧入後,使原住民生活產生重大變化,在多次衝突後,現已能學會互相尊重彼此文化之差異,而形成現在的社會結構。
    • 區域特產特色
    • 長濱鄉地形南北狹長,聚落多位於海岸平原及海岸山脈丘陵台地,且瀕臨黑潮經過的太平洋,豐富的自然資源,孕育了多元化的農、漁產業,也造就了典型的「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」生活寫照的潛力鄉鎮。
      純淨無污染的好山好水,盛產優質的農特產品有八仙米、竹筍、紅龍果、木瓜、香蕉、文旦、紅柑、甜桃、桶柑、柿子、梅子、李子、明尼吉柚、芭樂、金針、山蘇、麵包果、過貓(蕨類)、野生苦瓜、黃藤(藤心)、放山土雞、蝸牛、蜂蛹 ...等,使得本鄉的農產品呈現豐富而多元的樣貌。
      由於黑潮的經過,使得本鄉的漁業亦相當發達,1至3月有水母丁溪日本禿頭鯊上溯(捕澇:原住民語),3至6月的飛魚魚汛,5至8月九孔、龍蝦、紫菜盛產,9至12月則是捕捉大型洄游魚類的好時節,例如:鬼頭刀、鮪魚、旗魚、破雨傘(芭蕉旗魚)、鰹魚、鯖魚、白帶魚…等豐富的漁業資源。
    • 交通方式
      • 公路
      • 台十一線上,由花蓮南下過八仙洞即進入長濱;或由臺東北上抵烏石鼻後,進入長濱鄉。
      • 巴士
      • 鼎東客運
    • 景點寫真
    • 更多資訊
    • 長濱鄉公所
     
  • 區域產業
  • 農林漁牧
    觀光旅遊
    傳統工藝
    其他產業
    類型
    標題
    地址
    標題 / 地址
    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大峰峰15 號
    巴歌浪船屋民宿 巴歌浪工作室 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大峰峰15 號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6 鄰54 之2 號
    蘭姐工 作室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6 鄰54 之2 號
   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2 鄰38 之1 號
    真柄家政班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2 鄰38 之1 號
    南竹湖社區活動中心
    南竹湖家政班 南竹湖社區活動中心
    達咕拉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3 鄰10 號
    達咕拉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3 鄰10 號
    巫弩客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134 之1 號
    巫弩客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134 之1 號
    臺東縣石坑原住民建築勞動合作社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22 鄰74 之6 號
    臺東縣石坑原住民建築勞動合作社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22 鄰74 之6 號
     
 
悠遊長濱

悠遊長濱

    • 地理位置
    • 長濱鄉位於臺灣臺東縣東北端,北臨花蓮縣豐濱鄉,東濱太平洋,西鄰花蓮縣玉里鎮、富里鄉,南接成功鎮。長濱鄉背山面海,以丘陵地形為主,海岸線極長,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。
    • 歷史沿革
    • 長濱原名「加走灣」,係由阿美族語 Pikakasawan 轉音而來,為「瞭望所」、「守望台」之意。此地名由來說法有三:
      1. 清光緒14年(1888),清軍討伐「奇密社」(今奇美村),阿美族與清軍作戰,派人在此擔任哨兵;加走灣(kasauwan)便是從阿美語「Pikakasawan」轉成的,為「瞭望所」之意。
      2. 「加走灣」原為阿美族語「Pikaka Sauwan」,漢人誤聽為「kaka sawan」,故稱擬音譯字為「加走灣」,指「巡邏、瞭望」之意。原因是清光緒年間,噶瑪蘭族自花蓮移入,與當地阿美族發生衝突,阿美族為安全考量,於此設瞭望台派人巡邏守望而有此名。
      3. 當清朝勢力由臺東逐漸向北擴展時,清朝官吏為了安全並防止騷擾事件,雇用阿美族青年在此一海岸的突出岩岬上守望。阿美族人將瞭望台或守望台稱為「Pikakasawan」,而受派服守役的地方叫作kasauwan,音譯漢字為「加走灣」。
      「加走灣」地名起源的另一說法,是移居當地的西拉雅族,以閩南語稱呼「跳蚤」而來(日人宮本延人記為「蟑螂」),據稱西拉雅族移入前,此地原為獵場,有很多狩獵小屋,常掛滿獵物,導致跳蚤叢生,故稱此地為「加走灣」。在日據時期,鑑於本地有狹長平直的海濱,為推行其皇民化運動,於昭和12年9月29日(1937)臺灣總督府以112號令,改其名為日本風格之「長濱」。光復後,沿日名設「長濱鄉」至今。本鄉長濱國小前身係日大正7年加走灣公學校,是日據時期新港(成功)以北唯一的六年制國校,也是長濱人的教育搖籃。臺灣光復後,長濱鄉各國民學校均於民國57年2月改制。漢民族大量湧入後,使原住民生活產生重大變化,在多次衝突後,現已能學會互相尊重彼此文化之差異,而形成現在的社會結構。
    • 區域特產特色
    • 長濱鄉地形南北狹長,聚落多位於海岸平原及海岸山脈丘陵台地,且瀕臨黑潮經過的太平洋,豐富的自然資源,孕育了多元化的農、漁產業,也造就了典型的「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」生活寫照的潛力鄉鎮。
      純淨無污染的好山好水,盛產優質的農特產品有八仙米、竹筍、紅龍果、木瓜、香蕉、文旦、紅柑、甜桃、桶柑、柿子、梅子、李子、明尼吉柚、芭樂、金針、山蘇、麵包果、過貓(蕨類)、野生苦瓜、黃藤(藤心)、放山土雞、蝸牛、蜂蛹 ...等,使得本鄉的農產品呈現豐富而多元的樣貌。
      由於黑潮的經過,使得本鄉的漁業亦相當發達,1至3月有水母丁溪日本禿頭鯊上溯(捕澇:原住民語),3至6月的飛魚魚汛,5至8月九孔、龍蝦、紫菜盛產,9至12月則是捕捉大型洄游魚類的好時節,例如:鬼頭刀、鮪魚、旗魚、破雨傘(芭蕉旗魚)、鰹魚、鯖魚、白帶魚…等豐富的漁業資源。
    • 交通方式
      • 公路
      • 台十一線上,由花蓮南下過八仙洞即進入長濱;或由臺東北上抵烏石鼻後,進入長濱鄉。
      • 巴士
      • 鼎東客運
    • 景點寫真
    • 更多資訊
    • 長濱鄉公所
     
  • 區域產業
  • 農林漁牧
    觀光旅遊
    傳統工藝
    其他產業
    類型
    標題
    地址
    標題 / 地址
    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大峰峰15 號
    巴歌浪船屋民宿 巴歌浪工作室 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大峰峰15 號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6 鄰54 之2 號
    蘭姐工 作室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6 鄰54 之2 號
   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2 鄰38 之1 號
    真柄家政班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2 鄰38 之1 號
    南竹湖社區活動中心
    南竹湖家政班 南竹湖社區活動中心
    達咕拉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3 鄰10 號
    達咕拉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3 鄰10 號
    巫弩客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134 之1 號
    巫弩客工作室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134 之1 號
    臺東縣石坑原住民建築勞動合作社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22 鄰74 之6 號
    臺東縣石坑原住民建築勞動合作社
    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22 鄰74 之6 號